为了那一片蓝天
华玉红
时间久了,落于窗前的视线开始不安份起来。越过满目的繁华与喧闹,慢慢向更远的地方眺望,穿过眼前这一片阳光明媚然而并不清澈的天空,渴求到达一处湛蓝澄清,令人心旷神怡的天地。
读过《拉萨的天空》,被“掬一捧蓝天,可以用它洗脸”深深打动,不禁神往,那是什么样的一处仙境呢,蓝天可以洗脸?如小溪?不,应是比溪流更为清澈的地方。它是什么样的呢?我不停地思索着,以至于梦里梦外,萦绕的便都是那片如蓝宝石一般湛蓝透亮的天空了。
长久以来,一直梦想可以穿上轻便的衣服,带上简单的行李,独走天地间。我出生在一个水韵充盈的小城,当更多人渴望与江南水乡亲密接触的时候,我却更加渴望拥抱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渴望立于布达拉宫前,掬一捧湛蓝的天空洗涤灵魂,正如《围城》一书中描写的一般: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却想出去。还有人说过:所谓风景,其实就是本地人看腻了,外地人没看过的一些自然景观。尽管我仍然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却非常清楚的知道有一双翅膀已在后背逐渐丰满,它随时渴望飞翔,飞往我梦里追寻的那一片蓝天之上。
我知道那些美丽的地方已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它一步一步裸露着诱惑将这份憧憬弥漫开来。我非常想看看经过岁月积淀的拉萨,梦幻中的西藏。那些神秘的自然景观描述无限的膨胀起来,深深地吸引着我。在许多描写拉萨的文字中,我找到与我相同的挚爱,所不同的是他们有的已拥景入怀,而我却只能将想像的翅膀飞行在文字中。
虽从未去过西藏,却魂牵梦绕无数遍。我将视线伸出窗外,那儿是一片以灰为底色的天空,曾经的“蓝天”早已转变了色彩,哪怕你的视线向上延伸上千米,都无法将“蓝”的底色涂满天空,我不明白是否是老天的眷顾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拉萨居然可以拥有一片“可以洗脸”的天空,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只需凝视着它,便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充盈整个心脉,所有的疲惫都消失殆尽,灵魂在深蓝见底的天空中好似得以召唤,慢慢卸下沉重。偶见几朵白云飘过,如羽毛般轻盈无比,惬意如一串流水般的音符滑过。那里仿佛除了微微的风声,就剩下了安静。而那风一定是沁人心脾的凉,远处那皑皑的雪山以及蓝天映衬下圣洁的神女,宝相庄严却不拒人于千里之外,顶礼膜拜或者仰望才能传达敬重与热爱。脚下虽不是茂密的草丛,也没有繁花似锦,然而那一处处稀疏的植物却在这高冷的地域更显出生命的坚强与不屈。
思绪自遥远的拉萨渐渐回落,继而走进一处清秀美丽的江南景色中。那小桥、流水、轻舟,还有歌声甜美的摇橹娇娘,刹那间仿佛近在眼前。透过岸边如帘的垂柳,隐约可见采莲女子泛舟湖上那轻盈的腰肢。人们倘祥在小城温婉精致的容颜中,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幸福无比。水的灵性充盈着城市的陌络,只需走进小城,便好似融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中,站立水边,水近岸齐,微风吹来,仿佛行于绿波之上,顿感轻盈。
然而今日的城市已是一片肆意修饰过的野地,早已丢失了最原始的面容,它被刻意塑造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风韵,挤兑出谄媚的笑容,期求一片繁华景象,我在这样的城市中几度窒息,冰冷的钢筋水泥包裹着柔软的心房,几乎忘了呼吸的美妙,灰色的天空映照着逐渐混浊的河流,原本清澈的河流好似悲伤的少女,忘了梳妆,我知道最终在某个时分,我一定会坐在那一片湛蓝透亮的天空下,那份想念就如同一首热烈的歌深深地引诱着我,眼前,太阳自天边缓缓坠落,在这最引人感叹的时刻,我却感到了凄凉,天地间蕴藏着强大的激情,而我们却只能是相对无语,若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相信,此时它的声音一定是悲伤的哭泣,它的发已蓬乱,衣衫有了破洞,可它的子孙却视而不见,以为早已将伤痕修葺得工整洁美,殊不知每一次修葺的过程,都是对母亲最深的伤害,田地里的人们恣意燃烧着麦桔,用无尽的烟气熏染天空,林立的厂房上空疯狂地飞舞着五彩的毒蘑菇,她无奈地看着,原本清澈的双眼逐渐变得混浊,美丽的蓝天被装进人造革皮夹中,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我也知道不能忍受的东西短期内不会消失,吟哦不是一已之事,非我能左右,然而却有一份期盼,在心间愚笨地跳跃:若可以移动这片洁净的蓝天该有多好啊!可以掬一捧清澈的蓝天,洗净江南水乡那片废气笼罩的天空,还以小城原本的清丽容颜;冲刷污染的河流,还以清澈的眼神。然而我又深深知道,梦想固然很美,却仍由人类主宰,清澈的蓝天需大家一起努力!
于是心口一点点收紧,神思一点点溶解,此时我异常渴望到达拉萨,充当故乡虔诚的使者,就如同一颗大树一般,它最大的愿望就是一生抓紧泥土,而我的希求简单而明晰:只为一片纯净的蓝天!
(兴化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