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无处不在
徐超
众所周知,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人文环境,江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当今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此已经不容小觑,而江苏作为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省份,在全国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在做出一份贡献。
曾今我看过一个寓意很深的漫画,画面上两辆汽车一前一后行驶着,前面一辆车上的人敲锣打鼓,还用红纸写道:报喜,化工厂增产,产值3万元。后一辆车上的人愁眉苦脸,一张纸上写着:报忧,因化工厂污染,粮食减产30万斤,附近居民身体严重受损,周边几条河流无法使用,法院判其限期整改并处罚金。孰喜孰忧,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告,它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和那些惨痛的教训。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就提示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
随着世界气候变暖,环境的恶化,发展低碳生活经济,如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低碳生活指的是将我们的生活作息中所消耗的能量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遏制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影响我想大家都了解,最简单的就是现在的气候越来越热,据报道,南极的冰川已经开始融化,这将直接导致海平面的升高,倘若冰川全部融化那种后果不可想象,至少许多国家的临海城市都将被淹没,这将是无法想象的地球灾难,所以从身边做起,低碳生活触及方方面面,节电、节水、节油、节气,极少成多的道理大家都懂,从点滴做起,因此为了引导公众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我省开展了全民低碳行动试点项目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江苏地处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可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有江苏特色的低碳农业新模式,江苏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开展这种低碳的生活方式首先从农业下功夫适合江苏环保的发展方向。
除了开展低碳生活方式,江苏省环保厅还在化学品的环境安全上着手调研工作。据悉,在今年夏天的短短一个月之内,国内连续发生了四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吉林新亚强化工厂三甲基乙氯硅烷原料桶冲入松花江、南京塑料四厂拆迁工地丙烯管道泄漏爆炸、大连市输油管线爆炸、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铜酸水渗漏等四起事故相继而至。随着我国的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进步,危险化学品的事故也进入多发期,也凸显了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领域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在此阶段,江苏省开展化学品环境安全调研工作恰到好处,以此来强化江苏省的运输安全管理,陈旧设备治理;合理布局化工产业,环境执法监管,避免有突发事故发生后处置不当的问题发生。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的物质,从今年的云南大旱足以体现其重要性,但是近年来,水污染却日益严重,人们在大量用水,排放废水的同时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而湖泊等江河是我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一旦受到污染,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太湖是我国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同样也是江苏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可2007年太湖暴发的蓝藻引发的水危机导致无锡市民无水喝的情形,如今还历历在目。也正是因为太湖水危机而催生的“河长制”,得到各地的纷纷效仿。如今,江苏省的在治理河流方面的经验已经被应用于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巢湖流域等,并建立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责任制。长此以往,解决河流的污染问题进而才能从根本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关于环保的经验有的需要自己实践发现,也可以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环保经验,来推动江苏省的生态城市建设,在促进江苏环境和发展上都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以人为本、公众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澳大利亚非常鲜明的特色,澳大利亚的湛蓝色的天空、清洁的空气、清澈的海域和优美的环境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它的许多主要城市都被多次授予“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江苏省扬州市在前几年也被评为“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这和扬州深厚的人文背景分不开,虽然扬州的瘦西湖,大明寺,个园已经闻名全国,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孤帆远影,二十四桥明月夜,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疑扬州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城市,因为扬州是一个在古城保护和恢复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城市,有一些历史的街区不仅是扬州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意义的文化遗产,所以人居署对扬州的这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就像澳大利亚一样,扬州的城市建设是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由于现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外来人员很多,能够较好的解决住房问题,满足不同体系的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也是一大亮点。
说到扬州,虽然不是江苏的省会,但作为南京的近邻,近年来他的飞速发展也有目共睹,除了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之外,也曾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这不仅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也反映了扬州在环保方面下够了功夫,熟悉扬州的人都知道,扬州的建设将沿街的房子的格调基本一致,这样就没有大红大绿的杂乱眼色干扰视觉,绿的是树,白的是建筑,错落有致,真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今年夏天,我也有机会去游玩了瘦西湖,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的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仅存在于瘦西湖中,也成为一种品牌,离不开扬州人的生活。五亭桥的名气来自他的桥洞,乘船从桥下穿过时,我数了一下共有15个桥洞,这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据说,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的15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可惜我不能够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看到。。。。。。所以扬州也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在这里,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正如郑板桥所写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种意境还要细细品味才好,而在扬州赏月的地方很多,月色之美,我想大家都能够看到。而后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二十四桥,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学过的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光是从这首诗中我还是没法了解二十四桥的来由,碰巧有位导游在一旁向游客解释,“偷听”得知,它是用汉白玉砌成,单孔拱形,成东西向飞跨于湖面之上,桥身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两端各二十四级台阶,上围二十四根栏柱,栏板皆雕月镂云,处处隐含“二十四”之意。扬州作为江苏的一个中小型城市已经如此,窥一斑以见全豹,正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力度,无论是江苏的人文环境,还是秀丽风景都能在发展上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江苏省的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扬州的环保工作同样也是江苏的一个重点。环境保护,从基础抓起还是绿化,近几年来,扬州不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以此来满足人们对公园、草地、广场的需求,熟悉扬州的人都知道,扬州在绿色景观建设上新建了许多道路绿化和公共绿地,并相继建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两大生态性公园——城北公园和城西公园。这两大公园贯穿了环保工程的理念,不仅成为了景色宜人的城市地标,还成为了承担城区空气净化和居民休闲的两片“绿肺”,为居民的生活增益不少。扬州的绿地覆盖率已经达到43.96%,几乎是开门见绿了,这种环境已成为扬州人的一种享受,这种享受的同时也得益于扬州与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合作”,扬州在环境上下的功夫足以体现“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荣誉所在。
(高邮市临泽镇川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