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问题带来的思考
宋园园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它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秸秆本来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燃烧却让秸秆变得无意义,烧掉了它原本的价值。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时,农民普遍缺少柴草,尽管那麦茬留得短得不能再短,尽管上级为了“桔杆还田、增加肥力”而三番五次严令就地焚烧或者深耕掩埋,但是那麦茬儿还是被村民们偷偷摸摸地捡得一干二净。但是' I: ~: `, C1 H3 w现在,农民不缺柴草了,那高高的麦茬便成了一种沉重负担。尽管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强硬出台“禁烧”命令外加非常恐怖的经济制裁,可那大火熊熊、烈焰腾空的壮观景象总是屡禁不止……这种变化耐人寻味。为什么会出现- W0 ]9 G# C$ U# e4 p3 h0 P如此奇怪的反差现象?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方面是秸秆的传统利用方式已改变。现在农家的燃料改进了,天然气代替了秸秆,秸秆作燃料、肥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农村只剩极少部分的贫困家庭仍采用秸秆作燃料。另一方面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观念也改变了。忙里偷闲,在田间忙碌了就没有心思和体力去理会那些秸秆。再加之秸秆收购价格较低,农民收秸秆所卖的钱不如打工一天赚钱多,为了省时省力,就将秸秆一烧了之。
秸秆不再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而是将其付之一炬,一烧了之。殊不知秸秆的燃烧对环境的危害不可低估。有数据显示,秸秆焚烧后碳损失80%以上,氮损失70%,磷、钾损失30%,且剩余的磷约25%转化为缓效态或固定态。另外还有报道指出:秸秆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氮化物、硫化物、无机颗粒等。研究还发现燃烧1吨秸秆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概需要358棵树吸收一天。这样的数字能让我们读懂什么呢?在当今环境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全球变暖加剧,低碳生活正在被呼吁,我们怎么能让眼前的便捷变成日后的杀手?况且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忙时节秸秆的燃烧更不可小觑。因此,秸秆禁烧工作也成了近年来农村工作的难点之一。
众所周知,秸秆燃烧后弥漫的烟雾,刺鼻的烟味……严重的影响了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鉴于这一点,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方案,大力整治秸秆燃烧现象。但是没有用,治标不治本,这个不是光靠逮几个人、罚两个款能解决的。如何让秸秆还田,根本上要利导,相关部门光说不给烧,没说怎样帮助农民处理这些不能烧的秸秆,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让村民不仅不焚烧秸秆,反而能因秸秆受益呢?
其实秸秆是很有价值的,并不是田间废物,只要合理利用,完全可能变废为宝。秸秆的价值不仅是作为燃料,其经济价值也应该得到充分利用。迄今为止,回收利用秸秆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一、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这样既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解决了养畜的饲料问题,又实现了秸秆的间接还田,促进生态良性发展。二、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技术已较为成熟,并逐步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三、将秸秆“气化”催生出电和热等洁净能源。各地市应该在摸清当地秸秆资源潜力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适合本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饲料、肥料、燃料、食用菌基料、手工艺品和工业原料等)、数量和布局,设定发展目标,明确重点建设项目,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规划要鼓励秸秆还田和多元化利用产业的共生组合,鼓励并支持经贸、农业、农机、科技等部门与企业技术合作,加强秸秆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提高秸秆利用率,开拓秸秆利用新途径。
近年来,在江苏新沂市,秸秆被广泛用作工业、农业原料,在秋收中更是供不应求。这些都得益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各种尝试,逐步摸索出一些回收秸秆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沂从实际出发,建立秸秆收储网点,做到“镇有收储中心、村有收储站、组有回收点”,方便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秸秆。合作社以160元/吨的保护价从农户手中收购秸秆并运至镇秸秆收储中心,形成“秸秆利用企业—镇秸秆收储中心—村秸秆利用合作社—农户”的秸秆收储服务体系。通过全民发动、全民参与,确保短时间内将面广量大的农作物秸秆全部回收。调查统计显示,2009年当地各种利用途径综合利用秋季粮食作物秸秆22.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75%。虽然秋季农作物秸秆田间焚烧现象还不时发生,但是总体利用率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作为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新沂每年小麦秸秆总产量约28万吨,按照市场价每吨160元计算,农民年可增收4000多万元。
针对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的问题,近来江苏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决定。依法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范围,对高速公路、机场及其他重点敏感区域加大实时监测和执法力度,到2012年底实行全行政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扶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到2012年底,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总的来说,倘若视秸秆为田间废物,付之一炬,既污染环境,又破坏生态平衡;倘若视秸秆为田间宝物,合理利用,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由于种种原因,想要充分利用秸秆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秸秆禁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秸秆的回收利用则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民焚烧秸秆的一贯做法。减少污染,珍爱家园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使综合利用秸秆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新沂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