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不是一种时髦
张岚
某日去大超市购物,经收银台旁,偶见不少人围绕一隅,中间两个身着工作服的女孩,一个正满面笑容地向周围顾客说着什么,另一个则面对电脑忙得不亦乐乎。长桌一端堆放着一瓶瓶绿茶饮料,上方悬一横幅,上标“绿色环保行动”。商家也赶环保热?笔者好奇之心大发,逐上前询问。原来,该超市推出了一个新的宣传方式,凡是拥有会员卡的顾客只需登记自己的电子邮箱,超市便会把最新商品信息,如商品价格、新产品上市、优惠活动、产品打折之类的信息通过E-mail直接发送到顾客邮箱里。为吸引更多的顾客,超市还给每位前来登记电子邮箱的顾客准备了一份小礼品——一瓶绿茶饮料。
不得不承认,商家此举的确高明。利用网络来替代散发传单,既可有效地避免浪费纸张,又能减少上门发送广告的成本,操作起来也不费事儿,信息会更快、更多,以赢得商机,同时还获得个环保美名——试想现在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有几个能离得开网络呢?实是一举数得。
其实,商家的手段又何止于此。在环境问题备受重视的今天,商家以环保大做文章,推销自家产品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作为家庭生活质量最好注解的环保橱柜,早已成为近年来最大的卖点;而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类家用电器亦早早披上了低碳环保的外衣,家电卖场已然掀起一股绿色低碳环保风。很多公司都做了很大努力来使自己的企业更加具有可持续性,试图超越现在的一些想法,超越现在的战略,超越现在的市场,超越现在的产品。
公司、企业尚且如此,那么,芸芸众生中的你、我,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呢?我国是个泱泱大国,有着十三亿人口,碳排放量可想而知。随着“低碳经济”、“碳汇”等新名词的出现,“低碳族”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随手捡起易拉罐,顺手关上一盏灯,把家中灯泡换为节能灯,把空调温度调高2摄氏度,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用洗脸盆接水洗脸,每天坚持用手洗衣物,能坐公交车就尽量不开车……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更注意节能,尽己所能地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族”的悄然兴起正是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生动写照。
低碳,它任何时候都不是一种时髦的话题,而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责任和一种应有的担当。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席Jonathan Lash曾经说过,我们要从20年以后的市场来看我们今天应该用什么样的东西,而不应该以现在我们所依赖的这个流程为准则。因此,如何改变我们的观念,超越现在的自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正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江阴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