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芳草地,莘莘学子园
徐乃荣
夏集地处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交界处,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从我镇经过。我校创办于1955年。近几年来,我校积极抢抓机遇,努力赶超发展,以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为契机,认真规划,强化宣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莘莘学子流向四面八方,但风风雨雨冲不淡这里留给他们的美好记忆,这始终得益于学校一直致力于青青芳草地、莘莘学子园建设,营造了一个四季有花香、处处有绿地的优美环境,打造了一个和美、协作、奋进的校园。
绿色环保,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绿色理念。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懂得,绿色学校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把绿色环保理念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每一个学生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在办公会议和教师环保培训会议上明确提出,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使之终身受益而奋斗。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定期考核等系列环保学习活动,全体师生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在学生心灵上根植一片绿洲,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奠定基础,使之做一个有根基的、对人类负责任的人。在统一师生思想的同时,我校坚持“化人与化物并举、化人优先化物”的原则统筹规划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各学科并举,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使绿色环保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对绿色环保教育的认识,我校还把宝应正润生态园、夏集滕头花木园、南水北调潼河、蓝天工业园作为学生校外环保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活动。学校邀请了县局领导、乡镇负责同志、园林设计人员进行集中“会诊”,确定校园建设规划和绿色环保教育规划。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致力于校园绿色环保的硬件建设,采取学校挤一点、乡镇企业争取一点、上级支持一点、各界人士捐赠一点的办法,确保校园绿化环保经费的投入。2007年,我校投入5万元,改造学校自来水路,有效降低水费;2008年8月,我校投入30多万元实施操场改造工程,并在镇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使原本杂草丛生的操场成为一块不花钱的、质地优良的天然人工草坪;2009年8月,我校投入260万元新建“善正”综合楼,并利用其墙壁制作 “美丽的扬州”风景图、“腾飞的江苏”和谐发展图、“可爱的中国”辉煌成就图,向学生宣传扬州美好的人居环境、江苏建设与自然的和谐、祖国的自然文化遗产;2010年3月,投入近3万元,改造校园电路,有效降低电费;投入40多万元实施校园绿化工程,使学校绿化面积达到8800平方米,生均11.9平方米。如今漫步校园,绿草如茵,花木掩映。每年学校都投入一定经费在护校河堤上植树,今年,本就低洼的校园经受住了连续不断的暴雨的冲袭,得益于护校河堤上葱茏的绿树和持久的植树造林活动。
学校加强宣传,大力营造绿色环保教育氛围,主要做法是:
1、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宣传。我校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绿色环保教育的素材,纳入教学计划,自然贴切地讲解绿色环保知识,还就绿色环保教育如何进行跨学科渗透做专题探讨研究。通过教研,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科之间要加强联系,教学内容要进行整合,使之相互补充,形成绿色环保教育的合力。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水》这课时,广泛征求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意见,把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知识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补充材料,还同数学教师一起设计了关于水的系列计算题,从而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结合重大时事、纪念日、宣传周宣传。2008年世界环境日期间,我校开展“绿色迎奥运”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方案设计、手抄报制作、绘画和“环保小天使”、“节俭小天使”等评比系列;2009年,我校开展“小手牵大手,秸秆禁烧好帮手”活动,发放秸秆禁烧倡议书1000多份,“秸秆禁烧利国利民”宣传至施教区每一户家庭;2010年3月21日,沙尘暴突袭我镇,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也使人们从沙尘暴离我们很远的梦中惊醒。我校及时开展《沙尘暴离我们有多远》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沙尘暴缘由,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响应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行动号召,举行“我的低碳生活”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组织活动小组深入家庭和社区开展调查体验。不少学生还建起了以“荷藕之乡”、“龟鳝研究”、“环保研究”、“探究节水节电方法”为内容的研究性博客。
3、结合地方课程开设宣传。我校把绿色环保教育纳入地方课程,以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校本教材《绿之歌》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地方课程为主要载体,以争环保章、“环保小天使”为激励机制,成立护绿小队、水资源保护小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习研究小队、土壤探究小队等,定期开展节俭能力比拼、废物利用发现美、巧手制作创造美、绿歌飞扬传送美等活动。通过开好健康教育课、出好黑板报、创办手抄报、举办卫生讲座等方式宣传卫生知识,强化健康教育。
4、彰显绿色环保文化宣传。我校在构建“善正”主题校园文化时,把绿色环保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孩子们精心绘制的环保图画、手抄报作品,醒目处贴着“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不要随地吐痰”等提示语,花圃里展示着老师对孩子们爱绿护绿的深情寄语和孩子们保护环境的美好心愿。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富有教育意义。环境营造了一个无声的课堂,让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均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的佳境。学校多途径的绿色环保教育宣传,拓宽了学生绿色环保的知识视野,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们立足农村,努力打造绿色环保教育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副醒目的格言:“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浃髓沦肌。”做,即实践。农村天地大有作为,为学生提供了绿色环保教育与实践的广阔空间。我校利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契机,充分挖掘农村天地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天地,步入社会大课堂,在农村广博的土地上去清除“牛皮癣”,去工厂观察岗位标兵操作,去田野学习病虫害防治,做家乡巨变的宣传兵、美化的义务兵、资源的防护兵、不健康现象的侦察兵,去讨论、去认识,逐步读懂社会生活这一有形无态、无形有态、可恶可憎、可怜可爱的人类巨著、自然力作。让教育从实践中走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在生存中学会发展,接受绿色环保教育,践行绿色环保行为。
首先,我校充分挖掘农村生活提供的丰富的绿色环保教育的课题优势:
(1)结合农村时政挖掘课题。随着农村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我校结合党委政府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部署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贯彻,挖掘“家乡水污染”调查、“我是集镇美容师”等系列环保教育实践课题。
(2)结合农业生产挖掘课题。我校引导学生从农药对农作物的生长及质量、青蛙与农作物生长的联系等方面挖掘课题,使学生深刻领会人口大国更需珍惜有限农作物资源的道理。
(3)结合农家生活挖掘课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绿色环保行为对下一代影响巨大。我校结合三年级学生多为十岁的状况,挖掘《过十岁》课题,引导学生文明过生日;结合家庭浪费状况,挖掘用水、用电调查等课题,使实践活动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不知不觉中接受绿色环保教育。
其次,我校充分挖掘农村生活提供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的艺术陶冶优势。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有浓郁里下河地方特色的音乐、美术、歌谣、戏剧、谚语、歇后语。这些艺术形式生动直观,内容丰富健康,富含绿色环保理念,为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时的艺术享受,产生乐于实践之感,也能使他们增进知识,愉悦身心,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形成健康的思想感情,升华思想品德的境界,产生智慧的心灵的创造火花。我校把它结集为绿色环保教育的辅助教材——《乡村民谣》,供学生学习宣传用。
绿色环保教育活动的系列性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体系,逐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科学态度,犹如颗颗明珠反射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灵光。因此,我们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开展绿色环保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收益。如今年年初,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严重旱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我校充分挖掘这一资源,构建以《关注旱情,情系灾区》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品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系列一:严重的西南旱情。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查寻相关图片和说明、阅读新闻等方式了解西南旱情的进展;通过观察、对比(如今昔黄果树瀑布)、统计(受灾面积、人口等),深刻感知西南旱情的严重性。开展“坚持半天不饮水”体验活动,体验缺水的难受程度,深入感知灾区长期缺水的困难,从感性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系列二:探究西南旱情缘由。引领学生通过网上查阅、阅读课外书籍、走访环保辅导员,特别是系统了解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精神,探究西南旱情发生缘由,从理性上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系列三:抗击旱情金点子交流会。学生倡议全民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继续从身边大事看自身小事,开展“我们的环保行为”调查体验活动,使绿色环保教育不断走向微观、走向深入。
系列四:情系西南灾区人民。严重的西南旱情震撼着学生的幼小心灵,全体学生积极响应团中央“关注灾区,每人捐出一瓶水”的号召,纷纷伸出爱心小手情系灾区,使学生不仅受到珍爱家园教育,还经历了一次爱的奉献之旅。
系列性实践活动使我们深深感到学生与人交际能力、调查收集归纳整理素质明显提高,兴趣范围明显拓展,绿色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成了学生自觉行动。我校被评为“小哥白尼杯扬州环保行动”先进单位,综合实践活动《关爱大自然——三横河水污染调查》被《扬州教育》采用,《情注大潼河》活动受市表彰,录入县《课改实验通讯》,《非典,我们定会消灭你》受县防非办好评。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的做法在县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多名师生在县环保教育手抄报、征文、绘画、活动方案设计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县“双沟珍宝坊”杯科普竞赛先进单位和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
绿色环保,人人有责,美好家园靠自己双手创造。我校将进一步把珍爱有限资源为己任,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创造性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既定的绿化美化蓝图,为祖国添一方绿地、净一片蓝天,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尽责尽力。
(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