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绿色文化 展现森林风采
(吴笛)
自2022年5月进入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文旅公司工作以来,在这半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同事们的帮助,快速适应工作生活,融入工作氛围。
爱岗敬业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爱岗敬业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
一:在日常工作中,按照领导的要求,认真负责,积极与同事沟通、学习,作为景区讲解员,工作就做好游客服务,在平时工作中不断探索,复盘每一次行程,不断提升更新讲解词;做好游客讲解服务工作,引导游客完成行程,讲好森林故事,传播林工文化。讲解员首先要热爱讲解工作,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向社会和游客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其次,自觉和认真执行讲解各项的规章制度,根据讲解材料提炼、编写讲解词,文字流畅、实事求是、在实干中找到自己的讲解风格。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讲解员处于一个特殊关键的岗位,她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的组织引导客人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写作研究等义务和职责。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个人基础条件及基本素质较好,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工作积极性强的特点。所以日常工作中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在景区“嗨森Lin”微笑服务培训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这也是在当前工作中获得的第一份肯定
在本职工作之余配合景区宣传部门拍摄森林“二十四节气”系列视频,“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用这样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森林风采。
二:在竞赛活动中,2022年6月,代表单位参加东台市总工会举办的“喜迎二十大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月,在盐城市红色文化宣讲大赛中获得“金牌讲解员”称号,在比赛中,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森林创建的不易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绿色文明的重要性;2022年在园区组织的“高手在一线”讲解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今年2月,在景区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争当新时代先锋,讲好黄海林工故事”主题宣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黄海森林始建于1965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文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使得昔日贫瘠的沿海荒滩建设成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生态林,作为一名生态环境讲解员,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所以在每一次的演讲中,我都会要求自己,要传达出真实的情感,把对这片森林的敬畏之心,热爱之心真实的表达出来。
在2022年年末,作为单位的团员代表,参加共青团东台市第十九届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在大会上,认真听取各部门对于青少年团队的发展议案,参与选举投票,作为青年工作者,不断反思自我,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在领导的肯定与帮助下,入选江苏省团代表。深知这是一份肯定,也是激励,青年强,则国强;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作为青年代表队的一员,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错误言行,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我们要勤恳工作,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
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这是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态度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进行自我提升,工作之余,继续保持学习习惯,要加强语言的训练。其发音要标准,语言要规范;提升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要加强仪容仪表、礼仪礼节方面的训练。积极巡查 助力环境质量改善
熊安春同志是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建设和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在2020年6月,在组织安排下,熊安春同志调入环保办工作,作为一名“环保新人”,他积极“恶补”环保工作知识,很快便成长为一名思想先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也凭着这样一股精神和干劲使得一个个环保难题在他手中迎刃而解。
熊安春同志在从事环保工作中把“源头治理”作为根本策略,积极摸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新模式,摸索出了“环境监管网格化”和“两查摆六贯彻三针对”的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在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模式建设时,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生态环境保护公示牌和网格员便民服务卡,开通24小时环境信访举报热线,多方位拓宽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同时通过“网格巡查、群众监督”两种方式来查摆问题;以水环境问题的追根溯源为基点,贯彻“黑臭水体疏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种植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业污水管网建设”六块重点工作来提升断面水质;同时针对“大气扬尘治理、餐饮烧烤油烟、涉气企业整治”三项突出问题来防治大气污染,降低PM2.5浓度。依托这样的治污工作模式,熊安春同志夙兴夜寐,勇挑环境整治重担,在他的努力工作下,辖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也为街道荣获“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称号做出了重大贡献。
熊安春同志深知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多次牵头开展环境问题巡查行动。2022年3月,他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泰西中心河周边有部分生活污水入河,河道水质也很比较差,还有垃圾水草堆积现象,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抱怨。面对这样的污染问题,熊安春同志立即会同相关村及部门召开会议研讨,他说“治水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既能治标,更要治本。”,他提出了“清淤疏浚、建设管网、泵站活水、生态治理、长效管护”的总思路,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随后立刻通过“五步走”的方式大刀阔斧开展了对泰西中心河项目化治理工作。经过强有力的整治措施,不仅将河面河坡的水草垃圾进行了清理,安装了增氧曝气装置,还开展了绿化及木桩护坡建设,并在整个农庄线建设了生活污水管网,泰西中心河面貌焕然一新,河道水质状况也得到有效改善,形成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风光带。
作为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领导小组的重要一员,他将大部分的工作精力投入到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上,河畔旁、餐饮场所、园区企业、养殖场、群众家中,哪里涉及到环境污染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餐饮油烟及噪音整治行动中,熊安春同志便积极对餐饮单位进行夜巡日巡,积极回应并解决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面对发现的某餐饮店噪音扰民现象,他立即与饭店负责人进行沟通,现场表示,“王老板,你们饭店的噪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立即整改,建议你们先对风机进行维修保养,然后在风机周围制作安装隔音棚,减少噪音。”经过几日的整改,隔音棚很快便安装到位,困扰群众的噪音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市民满意了,熊安春同志也露出了笑容。
在面临群众反映的原德西中心河水质问题时,他亲自带队,直击现场,深入一线,协同水利部门多次与施工方沟通,积极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竣工后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针对部分砂石货场、渣土堆场、拆迁现场及建筑工地垃圾裸土地段管理不到位,出现反复未遮盖等大气扬尘问题,他也常常顶着炎炎烈日,进行日常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将发现的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针对企业排污问题,他常常深入企业厂区,检查相关环保手续、环境安全生产、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方面,督促涉污企业规范处置危废固废、安装高效环保治污处理设施,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企业新上环保配套设施5家。自今年以来,他先后督促解决黑臭水体整治、餐饮油烟噪声污染、部分企业无治污设施等问题,整治河道220条,扬尘污染56处、散乱污企业33家,在实现辖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冲锋陷阵环保一线、竭力守护碧水蓝天”,在治污攻坚的道路上,熊安春无疑是一名“勇士”,是“铁打”的环保卫士,他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精神如炬,信念如磐,凭借能吃苦、愿奉献、敢担当的拼劲,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环保人的初心使命,为全面深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守护着这一片碧水蓝天。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
曹军同志,现任阜宁县金沙湖街道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多年来一直默默奉献在农村一线,为金沙湖大气环境、人居环境、水体保护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大气污染防治尽心尽力。金沙湖作为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良好的空气质量一直是环境守护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一直奔走在金沙湖的土地上,随时关注金沙湖空气质量省控站点的各项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用他的坚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蓝天。金沙湖地处黄沙岗地区,历史上这里春夏高温炎热、秋冬尘土飞扬,一年四季风沙不息,客观上为管控大气质量带来难度,同时金沙湖的省控站点靠近省道,站点还靠近金沙湖景区滑沙场、湖边沙场,颗粒物经常出现超标情况。为了减少扬尘污染对金沙湖的影响,他安排街道工作人员加大雾炮车作业密度,对站点200米范围外每天作业不少于8小时;对金沙湖滑沙场利用人工操作分级分段洒水降尘。为保障各项措施能落实到位,他每天都到现场督促、指导工作人员开展抑尘工作,景区内外、环湖北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二、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村庄提高幸福指数。为着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向上、向善、向美的农村人居新气象,持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金沙湖的庄前、小区内经常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他带领全体干部,组织各居群众做好村庄清洁行动,对S329、S231、向阳中心路等县镇级示范线沿线的村庄房屋立面刷白出新,整治农户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河道沟塘,并建立长效机制,让农村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植绿补绿,推进绿化提升。每年积极推进春季绿化专项行动。对环湖北路,村庄道路、排水沟渠、整治后河坡等宜绿区域全部进行植绿补绿。2022年全区投入绿化美化资金500多万元,栽植中山杉、枫杨、乌桕等各类树木10000多株,种植花草2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他积极推进村庄环境、农村河道、道路绿化、垃圾收运、环卫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制度,让保洁队伍全员上岗,全力以赴,全方位保洁,建立一支“拉的出、打得响”的环境保洁员队伍。
三、加强水体保护坚持不懈,全力以赴为打好污染攻坚战做好准备。金沙湖街道共有35条河道,总长度61.17公里。其中县级河道5条,街道级河道7条,居级河道23条,各级河道都正常开展巡河、治河、管河。他每月对河长巡河情况进行回头看,及时上报河长巡河、治河信息,完善河长巡河、治河资料台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街道河道治理管护质量明显提升,水环境大幅度改善。同时对县交办问题及时协调整改。着力解决街道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建、乱排等问题。清理乱耕、乱种。对辖区内的13条河道约320亩河坡种植进行整治。清理违建。全面清理渔深河沙岗、岗北境内的违棚8处近90平方。清理河道内鱼罾渔网。水体环境是金沙湖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他组织人员对全域鱼罾鱼网全面摸排,要求各居按时间节点进行清理,对河边围养问题全面整治。全面落实河道管理队伍。做到每条河道全覆盖,无空白区域,明确每名河道管护员工作职责,强化日常管护,突出“两违三乱”整治后的监督管理,确保问题不新增、整改不反弹,使河道管护工作与农村环境管护工作一样,实现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金沙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他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春夏秋冬,在金沙湖的各个监测点,都留下了他埋头苦干的身影。工作的特殊性也让他对金沙湖环境的变化有了极高的敏感度,在把脉街道大气、水、人居环境等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他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多次获得街道、县表彰,他用他的双脚丈量着金沙湖的每一片土地,更用他的坚持守护这片蓝天白云黄土地。坚定不移走生态环保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在这的火红的年代,在这万花众中,展现出一位埋头苦干,一心为党奉献、为民谋利的领头雁的风采,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他是一名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是村民致富的领路人,他是一名优秀的生态环境守护者……他就是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兴农村党支部书记吴宏伟。
一、践行初心使命,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为伴,守望绿色。黄尖镇兴农村地处盐城市亭湖区东部,是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核心区。东临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西、南与盐城万亩林场接壤,北至西潮河入海口,生态优美,风景秀丽,环境怡人。全村现有四个村民小组,384户,1211 人口,44 名党员,村域面积 3.22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 1800 亩、林地 1100 亩、水产养殖面积 125 亩。特色产业主要有生态旅游(潮间带艺术村)、苗木花卉、中药材种植、特水养殖等。优美的自然资源,是兴农村得天独厚的条件。吴宏伟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牢记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谆谆教导,带领全村群众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吴宏伟同志从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担任黄海湿地保护志愿者并参与碱蓬生境恢复项目建设与生境调查,组织保护区周边地区居民参与生境恢复项目的实施与检测工作,扩大项目在保护区周边的影响。他强化班子建设,凝心聚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力。
过去每年收获的季节,最苦恼的就是村干部,因为焚烧秸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国家明令禁止秸秆禁烧,所以秸秆禁烧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秸秆禁烧压力之所以大,还是我们群众工作做的不深不透不细。”吴宏伟同志说道。巡逻督查只能防得了一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转换群众的思想。于是吴宏伟带领村组干部走访入户,发放秸秆禁烧管控告知书,并与村民签订禁烧承诺书,将秸秆焚烧宣传落到实处。同时组建村级秸秆禁烧巡查小分队,在农作物耕种、收获季开展巡查,秸秆焚烧管控成绩显著。连续3年,兴农村境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焚烧秸秆事件,兴农村也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秸秆禁烧先进村。
二、履行使命职责,紧抓生态经济。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福地,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的多彩记忆。兴农村近几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村 “邻居”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兴农村跃然成了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和主阵地。吴宏伟带领村两委班子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大旅游设施投入,推进旅游服务产业,引导群众由农耕经济向发展旅游经济转变。同时按照省级“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求,结合村农田分布状况,划分农产品及特经作物种植区域,形成产业特色。
发展方向确定了,怎么种植这一道难题摆在了村两委面前。村民们的传统种植离不开化肥农药的使用,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可是沿海地区,土地本就贫瘠,盐碱化严重,群众种植经济作物不依靠化肥农药就会产量低下,甚至会颗粒无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吴宏伟请来市农业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符合兴农村种植条件的经济作物和种植方式。通过向专家请教和种植大户的经验交流,探索出一条符合兴农村生态经济同时发展的可实施性道路——使用有机生态肥料。但是种植成本增加,群众们又不乐意了。为此吴宏伟多次跑到区农业局,希望能够得到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位90后村支书带回了好消息,区委组织部联系了一家民企,以村企联营的方式签订合作协议,解决兴农村生态种植的后顾之忧。村民们种植生态水稻,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检测水稻是否达到生态标准,如达到,他们将以高出市场价格的两倍回购兴农村的生态大米。去年,经过村两委不懈努力和村民们的理解支持,生态大米通过了各项检测,最终以1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村民们人均增收8000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民们在自觉保护环境中尝到了甜头,村生态种植业蓬勃发展,生态大米更是打响了品牌,经济价值更高,产品在市场上热销供不应求,村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高涨。村民们说:“是吴书记带领我们既留住了生态又走上致富路,这是他矢志不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换来的成果。”
带领群众保护环境,他说,“我要冲锋在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说,“是作为一名村干部的基本素养。”谋村之发展,带群众致富,他说,“是我们广大基层工作者的毕生心愿!”他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朴素的情感,维系起群众交流纽带,他用热情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搭建起干群沟通的桥梁。生态环境保护这条路道阻且长,他说:“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