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项目进展,目前已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多次,具体为:
(1)2014年10月20-21日,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学生为主体(53人),赴燕子矶和中山植物园开展南京流域长江段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学生观察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水文条件、植被现状及与工业企业分布、居民生活污染水排放等影响因素关系。



(2)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意识问卷调查和环保宣传活动。2014年10月25-27日,组织南京邮电大学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部分学生赴泰州市海陵区罡阳镇西冯村和杨庄村,对政府职员、村民、企业工人和学生四类人群进行了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低碳消费宣传教育活动。



2014年10月10日,项目组与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共同组织、邀请江苏省生态环境信息中心何春银主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题为:“1831—信息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讲座,与会师生200余人,现场反响效果很好。

项目根据预定研究内容,已完成“环境意识的要素表征及环境宣传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作用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低碳消费调查问卷”,预计以南京邮电大学为典型院校,在全校范围内,分理科、工科、文科开展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和低碳消费问卷调查。2014年11月5日,项目组在对南京邮电大学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开展了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和低碳消费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环境保护和低碳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