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省内多家媒体以及环保志愿者,走进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公众看环保”活动。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是由国家林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3月31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园以“水、湿地、生态”为主题,其中区内湖泊、河流占景区面积的37%左右。
2003年开园以来,遵循“最小干预、回归自然”原则,投入10.4亿元,先后实施了三期湿地修复工程,关闭溱湖周边14家工厂,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恢复本土绿地3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耐湿树木和水生植物580多万株。
溱湖湿地公园通过多途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园内现有各类植物153种,野生动物97种,其中包括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注重湿地保护科普宣传,建成国内首家湿地科普馆,多次承办国际性湿地保护论坛。溱湖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
公众通过参观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亲身感受湿地文化、了解生物多样性知识,感叹溱湖之美的同时体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